第13版:史海 上一版  下一版
古代花银子的繁琐流程 能烦死大侠们
2019年03月18日 版面导航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古代花银子的繁琐流程 能烦死大侠们

作者:
 

    ■清代钱庄所发“庄票”

    ■墨西哥“鹰洋”

    ■宣统年间铸造的“龙洋”

    ■刻有铸造时间等信息的元宝

    在古装剧中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某位大侠进到一间小酒馆,随手甩出一锭银子,高声呼喊:“好酒好菜,尽管上。”伙计则是毫不怀疑,欢天喜地地把银子收入怀中。

    事实上,古人拿银子买东西,远比以上场景要复杂得多。

    银锭种类繁多

    在中国历史上,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。从先秦到唐代早期,白银和珠宝、黄金等一样,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。在唐朝中后期,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,被用于赏赐大臣、政府开支、上交税款等,而极少在日常交易中使用。再经过宋元间数百年的的发展,到明代晚期,白银才最终取代铜钱,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。

    作为货币,白银通常被铸为“银锭”。明清银锭以元宝为主,除镇库银外,最重的大元宝50两,其他较轻的小元宝,从20两、10两,乃至1两、1钱,各种重量皆有。除元宝外,依照不同样式,银锭在各地还有方宝、圆槽锭、椭圆槽锭、腰锭、砝码锭等名目。

    银锭上通常刻有铸造的时间、地点、银炉、重量及工匠姓名等,几乎包含了现代货币上需要的全部信息,方便人们称重使用和追查来源。

    由于朝廷没有对银锭的具体形制做过规定,以至民间铸造的银锭,不仅形式多样,成色也是各异。古人发现,含银量大、成色好的白银,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细密的纹路,因此将最优质的流通白银,称为“纹银”。相对成色较次的白银,则称“摇丝”、“水丝”等。当年的造假者,即是通过伪造银锭纹路,以劣质银充当“纹银”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不同成色的白银间换算,清代官方将含银量935.374‰的白银,规定为“纹银”。使用中,含银量高于“纹银”的白银,买标价“一两纹银”的东西,实际付出无需“一两”,称之为“申水”;相反,使用含金量低于“纹银”的白银,付出则要超过“一两”,是为“贴水”。

    一个重50两的银锭,如果和“纹银”含银量一致,即称为“足宝”;如果要“申水”2两4钱,则称为“二四宝”——50两重的“二四宝”,价值等同于52.4两的“纹银”。

    有学者统计,清代各地不同形制、成色的银锭,流通过的有100多种。

    此外,各地秤砣(砝码)标准不同,导致“一两”的重量也不一致。在清代,主要有4种,即库平两(国库使用,约37.3克)、海关两(海关使用,约37.68克)、漕平两(计算漕米使用,约36.65克)和广平两(广东使用,约37.5克)。这4种主要的“两”,实际上各自也没有统一标准,如“库平两”,就还有“藩库平”“道库平”“盐库平”等区别。

    既然不同地方的银锭间,有如此大的差别,那在明清时期,一个西安人去杭州旅行,拿银子吃饭、住店、买东西,自然不可能像现在一样,快捷地结账、找零。

    花银子的流程

    文章开头举例的那个古装剧场景,如果真实发生的话,可能会是这样:伙计从大侠手里接过银锭,先通过上面的刻字和纹路,判断成色;然后拿出称秤,测出重量。最后,依照大侠所持银锭的成色、重量,换算成“纹银”重量,得出银子的实际价值。

    如果大侠拿的不是银锭,而是散碎银子,那么交易将变得更为复杂。伙计需要先让大侠落座,然后拿着银子到当地钱铺或者钱庄,让有经验的师傅鉴定含银量。

    清代小说《野叟曝言》中,也记有时人对白银成色的判断。该书第12回有这样一个情节:

    敬亭把银打开,只有一锭是九三,其余多是九成散碎的,竞有许多八成在内,因说道:“这银还合不上九成,差了四五色,如何使得?”有谋道:“契写九五,规矩原是九三,这银子牵算,足有九二下垆,交易作九三,是极公道的。”素臣笑道:“据老翁自己也只说是九二,怎写得九五上契。且银已九折,杂费俱无,老翁大号有谋,真可谓名不虚传!”

    景敬亭为资助文素臣,要把自己名下土地卖给田有谋。交易时,景敬亭打开田有谋带来的银子,发现除一锭成色“九三”(即含银量93%)的以外,其他都是“九成”、“八成”的劣质散银。田有谋说,契约上写用“九五”成色的银子交易,但实际都是用“九三”成色的银子。他说自己的银子足有“九二”,算是“极公道的”。文素臣认为把“九二”当“九五”很是荒谬。

    从这个交易中,我们可以看到,买方田有谋虽然拿出了符合契约所说重量的银子,但是成色不符,以至引起卖方的不满。显然,作为交易货币,白银极为不便。

    为了减少交易障碍,各省都制定了本地的银锭标准。外地银锭、碎银及外国银条、银块等入境,都统一改铸为符合当地标准的银锭,省内使用不必再验成色。

    人们一旦跨省旅行或经商,为免去白银换算的烦恼,在交易中往往是小额用铜钱,大额拿庄票。像大侠那样浪迹天涯,随手花现银的情况,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出现。

    外国银元备受欢迎

    从明朝晚期到清朝前期,中国古人被白银货币折磨了大约200年后,外国银元通过外贸,大规模流入中国。由于同种银币重量、成色一致,交易方便,很快就被中国市场接受。

    早在明代,葡萄牙人到澳门、广州等地经商时,就把银元带进了中国。随着西方在华贸易量的扩大,到乾隆年间后,中国境内的外国银元已有数十种。其中流行最广的是西班牙银元(中国称“本洋”)和墨西哥银元(中国称“鹰洋”)。

    及至清朝晚期,“自闽、广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,渐至黄河以南各省,洋钱(即外国银元)盛行。凡完纳钱粮及商贸交易,无一不用洋钱。”

    外国银元制作精美,使用时仅需计算数量,即使成色不如纹银,人们还是乐于接受。“洋钱”在兑换“纹银”时,普遍可以“申水”,甚至超过其实际价值。

    对于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,康有为等在《公车上书》中即有分析。他们指出:“……吾元宝及锭,形体既难握携,分两又无一定,有加毛、减水、折色、贴费之殊,有库平、规平、湘平、漕平之异。轻重难定,亏耗滋多。”

    相比于流通不便的白银,“洋钱”则具有以下优势:“……彼重率有定,体圆易握,人情所便,其易流通故也。”

    因此,在这份未及递出的上书中,康有为等人建议朝廷大力铸造银元,以替代银锭。

    其实,至少在嘉庆年间,中国官方和民间已开始仿制“洋钱”。后来,福建、浙江、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,出现刻有寿星、如意等图案的“银饼”,即是中国早期银币。

    1887年,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,正式向朝廷奏请自制银元。广东生产的“龙洋”,正面刻有满汉双语的“光绪元宝”四字,旁边用英文标注省名、重量等。不久,其他各省相继效仿广东,生产本省“龙洋”。还是由于没有统一标准,各地银元重量、成色全不相同。

    直至宣统年间,清廷也未能发行全国一致的银元。中国各省银元、西方各国银元,和传统的铜钱、银锭在市面上一起流通,币值极为混乱。当时《字林西报》评论说:

    “中国国家不设一大银元局,鼓铸银元通行各省,而于各省零星分设,使其权不归一,隐隐有相竞之意,举措紊乱,未有甚于此事者也。”

    1933年,国民政府宣布“废两改元”,才算真正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化。

    (作者:杨津涛,来源:短史记微信公众号)

 
 
 
   
   
   

南方工报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关闭